七年前好評不斷的《Superman Returns》,本以為是繼Christopher Reeve 主演的系列之後另一個可能成為經典的「超人」系列電影,由Bryan Singer 執導的《Superman Returns》能夠打動了觀眾卻取悅不了投資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認為導演沒有重新塑造超人的定位,與此前的分別不大,加上票房成績「未如理想」(全球票房將近四億美金,與華納公司的期望相距一億…無言。),讓這個本來打算重新拍攝的超人系列,僅僅製作了一集便叫停,兩年後華納更宣佈重新製作整個系列,當時的男主角Brandon Routh 其實有機會繼續扮演Clark Kent,可是因為合約完結、然後華納公司相中了另外一位年青英國男演員Henry Cavill,也就是本作《Man of Steel》的男主角,失卻了超人的光環,讓Brandon 的星途從此變得不太順遂。

  事至今日,萬眾矚目的《Man of Steel》,改由《300壯士》的導演Zack Snyder 執導,Christopher Nolan 擔任監製以及與David S. Goyer 創作是次新的超人故事(編劇則由David S. Goyer 一人負責。),在「Nolan光環」的加持下,電影未上映已經造成不少的轟動。除了幕後班底強勁,演員陣容之強也大大提高了觀眾入場欣賞的意欲,金像影帝Russell Crowe、實力派演員Kevin Costner、數次獲奧斯卡、金球獎提名的美國女演員Amy Adams 等等,《Man of Steel》齊集了當今電影圈知名度甚高的台前幕後班底,也難怪電影公司對本片的票房及評價有相當大的信心。

  到底《Man of Steel》是否一套稱職的超級英雄電影呢?

poster.jpg  

演員列表

演員 角色
 Henry Cavill  Clark Kent/ Kal-El
 Amy Adams  Lois Lane
 Michael Shannon  General Zod
 Diane Lane  Martha Kent
 Russell Crowe  Jor-El
 Antje Traue  Faora-Ul
 Harry Lennix  General Swanwick
 Richard Schiff  Dr. Emil Hamilton
 Christopher Meloni  Colonel Nathan Hardy
 Kevin Costner  Jonathan Kent
 Ayelet Zurer  Lara Lor-Van
 Laurence Fishburne  Perry White
 Dylan Sprayberry  Clark Kent (13 Years old)
 Cooper Timberline  Clark Kent (9 Years old)

華麗的演員陣容 - 虛有其表?

Man-of-Steel-Trailer-Images-Jor-El-Russell-Crowe-and-Lara-with-Baby-Kal-El-570x237.jpg  

Jor-El 在Krypton 星球毀滅之前,把他與妻子透過自然繁殖誕下的兒子Kal-El 送往地球前的一幕。

  當電影公司宣佈由Russell CroweKevin Costner 兩大演帝級演員分別飾演主角生父 Jor-El及養父Jonathan Kent 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對這個組合感到期待,但同時也理解到背後的隱憂,就是在一套超級英雄電影當中,兩位實力派演員是否能夠有足夠的發揮。很遺憾的是,礙於《Man of Steel》劇情的推進,兩位演員既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也沒有亮眼的表現。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故事以插敘的形式講述Clark Kent 出生前跟在地球三十幾年生活的點滴,由於兩個角色都已經過世,養父Jonathan 只活在Clark 的回憶當中,除了告誡年幼的Clark 不能隨便運用超能力之外,最動人一幕就是勸阻已成年的Clark,不要用超能力去救即將被龍捲風吹走的自己,除此以外,一場又一場的文戲(例如告訴兒子他的身世、鼓勵他踏上旅途尋找自己身世之謎等等),Kevin Costner 沒能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能說是劇本對這個角色的描寫不夠深入所致。

  倒是Russell Crowe 飾演的Jor-El,即使在電影後段只能以電腦影像的身份登場,指點兒子跟Lois 如何對付General Zod,但起碼角色有一個貫穿整套電影的作用,就算角色未能讓Russell 有任何特別的發揮,都能讓觀眾留下印象。如果說Jor-El 在電影裡是一個完整的圖片,那麼Jonathan Clark 就是一片又一片的「Fragment」,生父跟養父在Clark Kent 的成長過程以及成為超人之路當中,誰擔當著比較重要的角色,其實已經一目了然。問題又來了,如果把Jonathan Kent 的重要性降到那麼低,那有必要找Kevin Costner 來演嗎?

Man-of-Steel-Trailer-Images-Perry-White-Flees-Destruction-570x237.jpg  

General Zod 利用機器意圖改變地球成為另一個Krypton星球,紐約於是陷入了毀滅的狀態,Daily Planet 的員工也在逃難當中。

  片中另外一位資深演員,就是曾經在《Matrix》系列扮演船長Morpheus、在《CSI》第九到第十一季飾演Dr. Raymond Langston 的Laurence Fishburne。這一次他在《Man of Steel》扮演報章Daily Planet的總編輯,同時也是女主角Lois Lane 的上司,在片中的表演同樣是乏善可陳,除了在電影末段傾盡全力把女下屬從瓦礫中拯救出來的一幕,好像也沒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Man-of-Steel-Trailer-Images-Lois-Lane-Amy-Adams-with-Superman-570x237.jpg  

最終決戰前夕的一幕。

  另外飾演女主角Lois Lane的Amy Adams,雖然電影公司一再說明她是最適合扮演女主角的人選,但他跟剃了鬍子的Clark Kent 站在一起,其實真的很像一對姊妹多於一對戀人,翻查一下資料,原來兩位演員相差了九歲,怪不得會有這種感覺…

  同樣的,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來得薄弱且沒有說服力,Clark Kent 在極地救回Lois 一命之後,Lois 就不斷的尋訪他,把所有跟Clark 扯上關係的人都找過了一遍,但整套電影當中卻不見得有任何一條明顯的線索,交代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如何萌芽,在父親的墓前,Clark又忽然卸下心防跟只有兩面之緣的Lois 講出自己的身世,Clark 前往Zod 的戰艦赴約之前跟她的那一吻,我自己也看到一頭霧水…

  到底這是角色的描繪出了問題?還是演員跟角色有不相符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是前者。除了這些讓人困惑的地方以外,我認為飾演Clark 養母Martha Kent的Diane Lane 有著上佳的表現。


野心太大很容易變成力有不逮 - 到底電影的定位是什麼?

2-MOS-TRL2-2502r.jpg  

  導演Zack Snyder 跟編劇David S. Goyer在《Man of Steel》裡展現了極強的雄心壯志,務求讓這個系列超越之前的「超人」電影,把不同的元素都放進電影當中。本來我以為這套電影由Christopher Nolan 擔任監製,就可能會出現較多描寫Clark 的陰暗面的部份,卻很讓人意外的,導演跟編劇並沒有趕上這個側寫超級英雄軟弱的風潮。

  傳記電影、Krypton 星球歷史電影、超級英雄電影、科幻電影、災難電影,以上都是我看完《Man of Steel》後的感覺。是的,集合了這麼多不同元素於一身的《Man of Steel》,我卻沒有辦法在看完之後給他一個清晰的定位,誠如上文所言,整套電影就像是一塊又一塊的碎片,湊合在一起卻沒有所有東西之間的連接合理化,看完文戲後又是連場的打鬥,插敘的手法是很不錯,但好像很多時都放在一個不對的時間點上,在追看跟理解劇情方面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場景與場景之間都有點突兀,讓電影的平衡被破壞。

Man-of-Steel-General-Zod-and-Faora.jpg

  電影前段講述Krypton 星球Jor-El 與General Zod 之間的恩怨,視覺效果上是很不錯的,Krypton 星有點像是高科技版本的白堊紀時代的地球,視覺效果很不錯,但用上了差不了半個小時去交代這個部份,我認為是沒有這個必要。倒是Clark 到了地球以後,以他拯救鑽油台工作人員一幕作開端,插入了童年不同的往事,這是加分的,那為什麼Krypton 星的部份要這樣處理而不可以用更生動、跳脫的方式去呈現呢?這我就有點不懂了。

Man-of-Steel-Trailer-Images-Superman-in-Handcuffs-570x237.jpg  

  電影另外一個突兀的點就是,當Clark 被軍方「逮捕」了以後,經過一段不知道想怎樣的「審問」、Clark 決定前往General Zod 飛船的部份,場景就很突兀的從室內跳到了沙漠,中間一點交代都沒沒有,《Man of Steel》裡面這樣的奇怪安排出現了不止一次。

  然後電影就進入了後面長達半小時的火併了…

  《Man of Steel》的平衡做得不好,其實是在於導演處理文戲的功架不夠,電影前半段重點在文戲,拍得沒氣沒力的,我看電影的時候,電影進行了三分之一的時候,的確有觀眾竊竊私語表達出不耐煩的感想,但最後數十分鐘,卻為觀眾帶來極致的觀感刺激,好像整套電影只看最後數十分鐘就可以了,完整性跟平衡感不足是《Man of Steel》未能獲得好評的主因。


與其他超級英雄電影的比較?有必要嗎?

Man-of-Steel-Zod-Heat-Vision.jpg  

雖然General Zod 有著比Clark 更高的戰鬥力,可是原來幾乎是打不死的Krypton 星人,跟人類一樣,頸部同樣是脆弱到不行…

  網路跟媒體上有一些評論,都把《Man of Steel》跟之前的《Iron Man 3》、《Avengers》或者是《Dark Knight》系列作比較。我個人認為是沒有這個必要,一來每套電影的定位不一樣,二來每個超級英雄的背景都不同,再來就是取決於電影是作為一個系列的哪一個部份。

  雖然超級英雄的故事最終都是殊途同歸,就算近年以不同的角度去描寫英雄們的弱點,但最終都是以擊敗危害地球/家園的壞人作結,電影深度坦白說是不能跟劇情片比擬,但,如果一套超級英雄電影,真的打算把人性化這方面做好,就真的要多下一點功夫,不要虎頭蛇尾;其實不只是這方面,如果電影定位清晰,就不要太貪心,把一個既定目標做好,像《Avengers》系列,它擺明就是一套商業大片,在視覺上能夠完全滿足觀眾已經是成功了;《Dark Knight》系列,Nolan 兄弟把Batman 跟Bruce Wayne 作為一個普通人,帶出他作為超級英雄,也有著一般人的弱點,針對這方面,把劇本寫得淋漓盡致,打鬥場面跟特效反而成為襯托。

  回望《Man of Steel》,到底它是以特效為主打?還是演員的演技為主打?或是作為系列重拍的第一個作品,把所有要交代的事情都講完了就好?如果導演、編劇跟電影公司,沒有辦法把這些問題一一的自我解答,那麼往後拍出來的第二部曲、第三部曲,也只會像這一次的《Man of Steel》,在「想拍什麼、想呈現什麼」這些問題當中迷失了自己,拍出來的東西變得零碎,像是幾部微電影放在一起而不是一套完整的電影。

  電影最後以Clark Kent 進入報館工作作結,作為前傳(算是前傳吧)以及整個系列的第一個作品,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合格的超級英雄電影,如果導演、編劇跟電影公司,能夠把後續的作品拍好,補充《Man of Steel》的不足,我想整個系列還是有機會超越Christopher Reeve 主演、七八十年代的《Superman》系列。

Man-of-Steel-Trailer-Images-Kryptonian-Memory-Stick-570x237.jpg  

arrow
arrow

    Matth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