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於今年九月一日、《風立ちぬ》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後,向全球的支持者投下了一顆極大的震撼彈,就是他決定退休,《風立ちぬ》就是他最後一部作品。宮崎老師已達七十二歲之齡,本來在這一兩年退休也不是什麼讓人意外的事情,加上最近幾年吉卜力工作室的其他年輕導演製作的動畫都獲得不錯的成績(《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コクリコ坂から》等),宮崎老師退休的計劃相信也不是出於一時衝動。

  《風立ちぬ》在香港上映的時間,比日本晚了快五個月,所以很多香港的「宮迷」都是抱著一個「宮崎駿榮休作品」的心態去觀賞這齣電影,加上鋪天蓋地的宣傳,觀眾對本片的期望比起以往任何一套宮崎駿的電影更高也不足為奇,而且電影的故事背景新穎,以追夢及二三十年代日本航空發展為背景,勉強算是延續了最近香港航空話題的熱潮,種種因素加起來,讓本月十九日上映的《風立ちぬ》的香港票房迄今已錄下了約317萬港元的佳績(截至十二月二十日)。

  到底本片是否一如外界預期般,能夠被視為宮崎老師的代表作呢?

(*題外話,趁著星期五有半天難得的假期,於是在下午去看了本片,只是整個場子都是小朋友,特別是坐在我身旁的小孩,不斷的在詢問母親有關劇情的走向,實在是影響了觀賞本片的興致。)

延伸閱讀:

人民網 -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宣布退休 《起風了》成收官作

《風立ちぬ》官方網站

poster.jpg  

《風立ちぬ》宣傳海報(轉載自《風立ちぬ》官方Facebook 專頁)

Le vent se lève!…il faut tenter de vivre!」 - 風起了,但…?

12.jpg  

堀越二郎與里見菜穗子在火車上相遇的情景。

  本片的取材其實挺有趣的,把真實人物(主角堀越二郎的確為日本著名的航空工程師)放在一個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的情節當中(小說家堀辰雄的作品《風吹了》(風立ちぬ),當中描寫自己與患病妻子的生活點滴,正正被放在本片兩位主角身上。),繼而創作出一個全新的故事。

  不得不說這個取材的方向是大膽且新穎的,畢竟堀越二郎作為日本航空界一位傳奇人物,把電影的重心放在他身上,就必須把他工作、研究的歷程放大,但同時也不得不兼顧細節的部份,所以就加插了《風吹了》的情節進去,試圖讓整個故事變得更人性化,讓主角的性格更立體,也讓他研發零式戰鬥機的經歷變得更有血有肉。兩個不同的真人真事取材,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全新的原創故事,的確是一個很有意的想法。

  當然,縱然是大師,也會有眼高手低的問題…


大片的格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敘事手法

1.jpg  

愛作夢的少年 - 年輕時的堀越二郎在夢中駕駛飛機。

  喜歡宮崎老師作品的觀眾,很多都是因為他的作品當中天馬行空的敘事手法當中,每每隱藏著對社會現況的一些嘲諷與反思,像《神隱少女》對人性的探討、《風之谷》對環境保護的反思等等。這次《風立ちぬ》主題,大概就是人類如何忠於自己的夢想,向著標竿直跑。誠如上文提及,這樣棒的一個取材加上一個如此正面的主題,以宮崎老師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創作力,要寫好這個故事其實應該不算太難。只是電影上映後,在香港出現了一些負面的評價,像是劇情太散亂、支離破碎、以及愛情戲過份兒戲云云。

  我的看法倒是如此,本片情節之間的連結不足是事實,但是從這些情節當中,也是可以看得出宮崎老師對刻畫角色的功力。堀越二郎幾次在夢中跟他的偶像卡普羅尼的對話,看似夢囈但實際上是他在自省過程當中,不斷審視、反思自己追夢的方法到底有沒有錯、用對了方法與否。

  夢中的卡普羅尼從成名已久的傳奇人物到引退,剛好跟二郎的經歷是相反的。二郎入夢的時候,卡普羅尼已然是意大利航空界的名人,而二郎還是一個小朋友;到了後段二郎研發九試單座戰鬥機取得進展的時候,夢中的卡普羅尼卻選擇引退(大概在故事裡現實世界的他也下了同樣的決定吧),這些夢都是環繞著飛機研發,從而可以看得出堀越二郎這個角色,在本片中追夢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雖然在其中一兩段夢中對話我看到快睡著(前一天只睡了四個小時…),但不得不承認這個部份在本片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這個部份的節奏能夠更明快,不要佔據主線劇情太多時間的話,我想出來的效果會好很多。

8.jpg  

孩童時代的堀越二郎與卡普羅尼第一次在夢中相遇。


 

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

5.jpg 

  本片另外唯人詬病的,就是堀越二郎與里見菜穗子的愛情故事,或者應該說是愛情片段會比較合適。因為兩人從第一次相遇(同時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到十年後的重遇,然後兩人似是而非的「相處」,兩人在結婚前同場的場景加起來還不到十分鐘,在輕井澤重遇的部份著墨太少了,然後兩人選擇廝守終生的決定就變得有點突兀,怪不得里見先生對此感到愕然(當然他是因為菜穗子的病而對二郎的提親感到猶豫就是了…),連我們這些觀眾也看得有點莫名奇妙。看到這裡,電影院內的一眾中小學生(很不巧的,買票的時候忘了學生們都開始放假,滿心歡喜以為週五下午會沒什麼人看電影…)立時起哄,像極了學生們那種比較稚嫩的反應,我也不禁失笑了。

  也許有朋友會覺得說,電影的主題是一個人如何忠實地追夢,感情戲不該是電影的重心,但當菜穗子不僅僅是二郎追夢的其中一個過客,而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時候,我反而覺得針對她或兩人結婚前的點滴方面,應該著墨更多,而不是透過二郎在她與飛機研發兩者之間的選擇那種糾結,去把菜穗子的性格、特質投射出來。什麼結婚的、即日來回探望愛妻這些情節,對描繪二人那種至死不渝的愛情,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效果。個人反而喜歡菜穗子最終選擇離開他們二人暫時寄居的黑川家,返回山上的療養院,以在公車上的加代的視線切入菜穗子離開的背影,反而為整段離別徒添了幾分無奈跟傷感。

  而本片最後以一個很含蓄的表達方式交達了整個故事跟菜穗子的下場,都是有一點反高潮…


「飛機不是戰爭機器」

3.jpg  

在輕井澤與二郎攀談、搭訕的神秘德國人卡斯特魯普。

  本片故事背景設於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日本在經歷了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以及1929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以後,全國百廢待興,在三十年代日本已經慢慢恢復過來,並同時有著往外侵略的想法。主角與一眾同事在三菱會社工作,一心就是為了設計更好更棒的飛機,並且縮減跟西方國家在科技上的差距,可是世事往往不盡如人意,日本海軍、空軍不斷擴張,製造飛機的生產商就難免要替軍方生產戰鬥機。

  宮崎老師的反戰訊息,隱隱透過二郎、二郎好友兼同事本庄季郎、神秘德國人卡斯特魯普等等的角色去帶出。而電影中跟史實相符的事件,像關東大地震、大蕭條、特高警察等,都說明了當時的日本,其實是不適宜對外發動戰爭。卡斯特魯普在本片中直截了當道出這個事實,就是日本沒有條件跟西方列強開戰;二郎、本庄等人在研發飛機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也可見日本的經濟在大蕭條之後其實沒有恢復得很好,像是要用牛車把飛機從機庫搬到試飛場、員工對話當中說了購置某某零件的費用足夠一個家庭吃一年、弄幾十架飛機就夠全個東京的貧苦家庭過得比較好之類的。

  對於當年生活貧匱的多數日本人來說,也許這種科技上的進步會為他們帶來優越感,更準確一點來說也許就是精神上的一個寄託吧。這讓我想起了日劇《飛翔情報室》的情節,空中自衛隊的「Blue Impulse」特技飛行小組,對於被「311大地震」摧毀身心的宮城縣居民(「Blue Impulse」隸屬於官城縣松島基地)來說,其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精神寄託。

  精神上的寄託對於人類來說,往往來得比物質重要。本片在「Hidden Message」跟寫實方面的平衡跟呈現依舊是精彩絕倫。


 

配音 - 動畫電影的靈魂

12.png  

13.png  

14.png  

10.png  

15.png  

16.png  

18.png  

17.png  

11.png  

19.png  

20.png  

  對於動畫/動畫電影來說,配音(也就是聲優)決定了角色的一切。當初公佈主角堀越二郎的配音人選的時候,我實在是有點接受不了…雖然「Evangelion之父」庵野秀明在動畫界的地位舉足輕重,可是說實話我一直都不看好他能夠演活堀越二郎這個角色。說起庵野老師,我特別懷念他擔任監督的《彼氏彼女の事情》,此作品其實只把漫畫版不足一半的內容動畫化,而作品面世至今已經十四年了、漫畫連載也結束了快九年,所以把整個作品動畫化的願望真的是有點不切實際啊…

  好像有點說得太遠了,還是說回《風起》配音方面的部份吧。庵野老師的聲音有點沒精神的感覺,感覺本來堀越二郎的角色已經不是走陽光路線,庵野老師的配音就把整個角色變得更陰沉…

  里見菜穗子的聲音則起用了新生代演唱瀧本美織,對於普遍香港觀眾來說瀧本小姐可能知名度不算太高,近期她比較有名的戲劇作品,應該就是在《G.T.O. 2012》飾演女主角冬月梓。作為首次參與配音的工作,瀧本小姐的表現算是不過不失,有表現出菜穗子在電影前半段的俏皮、後半段那種生離死別的感覺則是表現得中規中矩,大概是角色的發揮有所局限吧。

  至於其他配角的配音,大部份都起用了有配音經驗的演員,而不是專業的聲優,像志田未來、大竹忍、西村雅彥等都曾經參與過宮崎老師/吉卜力作品的配音工作。數位配角當中,以西村先生聲演的黑川以及西島秀俊聲演的本庄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前者的演繹莊諧並重,讓氛圍比較嚴肅的本片多了一些笑點,他也把黑川的面惡心善、外剛內柔拿捏得相當準確;而後者的演繹讓本庄與二郎的友情變得更立體。


 

支線劇情比主線更吸引

  宮崎老師的野心其實還在,他在每一套長篇電影都想傳遞很多不的訊息,也想把他的電影變得更老少咸宜,我認為製作本片的企圖心很強、很充份,只是電影出來了以後,好像有很多細節都沒有辦法緊密的連結在一起。說是劇情鬆散也有點冤枉,此時此刻,我只想到用一個比較複雜的方式說明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許一般電影是用一條故事主軸貫通整套電影,建立在這個主要概念之上,有不同的情節,想讓劇情變得更豐富,一些支線劇情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本片給我的感覺是,主軸有了,但是很多情節放在這條主軸上都顯得怪怪的,它們反而更像故事的支線情節,主菜好像欠了什麼而配菜卻太豐富了,大概就是我看了本片一次以後的感覺。

  無論如何,宮崎老師的作品在全球影壇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風立ちぬ》作為宮崎老師的榮休作品,雖不至於為他的成就錦上添花,但這也不會是一套不好的作品。

  最後為大家送上本片的片尾曲《飛機雲》吧。(註:此歌為日本女歌手荒井由實在1973年同名專輯當中的主打歌曲,真想不到四十年前的歌曲,放在本片裡竟是如此的合適…)

 

荒井由實 - 《飛機雲》(《風立ちぬ》片尾曲)

arrow
arrow

    Matth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