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華人星光大道》結束後的第一個週一,就有一個那麼值得寫的主題等著我。

  當香港流行音樂(泛指廣東歌曲)走到一個不可 不變革的地步,有人跑出來指出的除了是現時廣東歌的不濟之外,竟然也有人把一堆值得再三回味的歌曲說成是俗到不行的東西。自己對於香港樂壇不算是很熟悉, 可是前輩歌手、創作者的歌曲也算是陪著我長大的,即便是六、七十年代的歌曲,到現在還是不絕於耳。當然,不絕於耳說明不了它們雅俗的程度,可是當這些音樂 植根香港數十載,好些詞曲創作者甚至已然仙遊的時候,有人跑出來把他們的歌說得一文不值,又間接的把當年的香港文化說成是俗到不行,我就有點看不過眼,非 得要在這裡寫幾個字回應一下。

  俗的定義因人異議,可是香港著名跨媒體文化人胡恩威先生劈頭一句就用了「低俗」兩個字去總括香港的流行音樂,我想就算近年沒有特別注意廣東歌的朋友(像我),也絕對用不上低俗去形容一個香港人曾經引以為傲的潮流文化。

  是的,香港流行歌曲已經走盡了一個死角,極為需要改變,可是胡先生有必要捧他心目中鑑賞指數較高的獨立音樂的同時,把一些傳唱多年的優秀作品踩到腳底下嗎?

延伸閱讀:

內地網易娛樂論壇轉載黃霑博士的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內容(節錄)

中大學生報2011年5月第117期內的文章《音樂擁有力量 - - 與郭達年談音樂》

維基百科有關胡恩威先生的條目

斐宇梧先生博客內的相關短評

利益申報

  居然寫這篇感想都有利益申 報?是的,我不得不承認,我對胡先生早就留下了一個極壞的印象。我仍然記得2008年1月中旬還是下旬的時候,我系的AC教授安排我們前往葵青劇場欣賞由 進念二十面體創作、探索時事政治的舞台劇《東宮西宮》系列,我們看的那一齣就是《七彩包青天》,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當時亦有份參與演出。(不是免費的,我們 學生也是要自費買票的…)

  舞台劇的內容坦白說我真的有點忘了,因為後續的事情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事緣當舞台劇結束後,在場的所有觀 眾應該需要填寫一份問卷,為該劇提供意見,可是工作人員忘了在演出前派發問卷,到完場的時候有很多觀眾(大部份是中學生)已經被老師安排離場了。胡先生出 來謝幕後,方得知事情的發展,氣得他把講到一半的感謝說話吞回去,走到布幕後把工作人員痛罵一頓,注意,只是在布幕後而不是在後台,剛好我們三四十人坐在 較前的位置,所有胡先生罵人的話我們都聽得清楚。當時我們部份人就討論說,既然沒有影響演出,有必要把工作人員罵個半死嗎?最重要的是,因為原來AC 教授為我們安排了一個劇後的討論環節,讓胡先生跟我們討論該劇的劇情,我們在演出後呆等了半小時,才有工作人員通知我們說,因為胡先生的情緒還沒平復,該 環節需要取消,所有的「ORZ」、烏鴉飛過、省略號都出現在我們腦海裡。工作人員雖說日後會再另行安排補回那段「座談會」,可是現在已然畢業了,我還是沒 能…

  事件讓我體會到以下幾點:藝術家的脾氣果然不是蓋的;某些藝術家的行為真的不是常人可以理解;應該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是這樣吧;希 望日後自己從事文字工作的時候,可以不讓這種脾氣發作吧。如是者,對於胡先生就此留下了一個壞印象。因為知道身邊有不少友人,尤其唸城市規劃的那位好友 (笑)是他的忠實粉絲,所以我先作一下利益申報,說明一下自己對胡先生的印象,免得下面的感想有任何得罪人的地方,被人家說成是故意針對胡先生(笑,雖然 也沒有人會看…)


胡先生的言論…

  為免引起無謂的糾紛(特別是斷章取義的指控…),我特意從胡先生的Facebook 把他的意見用截圖的方式放在這裡,因為胡先生的Facebook 是公開的,所以就這樣把它轉載過來,如本人有任何不滿的地方,請直接聯絡本人,謝謝。

Mathias Woo_1.jpg   

  昨天中午,胡先生就發表了第一個Wall post,第一句已經帶出了他的言論的重心,劈頭一句就是「香港流行音樂從來都是十分低俗的。」,然後以「俗」去形容「歌神」許冠傑以及已故黃霑博士的作品。

   光是頭兩句已經讓人不得不跑出來回應一下。胡先生說先說低俗後說俗,那到底許冠傑的歌跟黃霑博士的詞是否被閣下歸類為「低俗」呢?俗的延伸詞眾多,有通 俗有庸俗,到底這個籠統的「俗」字指的又是什麼呢?在引用兩首作品的歌詞後,胡先生說這是「阿媽係女人的俗」,依然是不太能夠把例子與「香港流行音樂十分 低俗」的論點連結起來。

  請注意,我並不是在故意找碴的。論點與例子不統一,說出來的話又怎麼能夠令人信服呢?黃霑博士在《粵》 論文中提到,1974年由仙杜拉主唱的《啼笑姻緣》推出後,粵語流行歌曲的文化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黃霑博士在論文「第四章《我係我》1974 - 1983」當中提到:

  「60年代的一小一大動亂,社會怨憤,雖然並非主因,但無可否認,也是市民積聚已久的潛在次要心態1972年的天災、山泥傾瀉造成新區小市民傷亡; 接踵而來,1973年股災又至。幾番波折之後經濟再從衰退中復蘇,為港人喚起了一種從前不太敢表達的庶民精神。這種生存靠自己,奮發,拼博、機靈的生活態 度,早就存在,終於,適逢其會地彙聚成流,變成了全港市民的共同意識。

  這種庶民精神的湧現,和大部份地區國家民族意識的建成,背景很有差異。一般來說,建立國族意識,都是政治主體努力鼓吹的結果。但香港的確不同別 地,殖民政府雖然從暴動中吸取了教訓,成立廉政公署大力反貪污,又宣傳清潔香港運動,組織文娛活動如青年舞會”“香港節等,並成立民政司 ,加強與市民的溝通。但卻從來沒有主動地提倡本土意識。

  香港人開始以身為香港人為榮為傲,是自發的。由生存到自豪,從危機走到富足,由心懷故土發展至向心香港,並非港府有心主導搖旗振臂號召民心的結果,傳媒自然起了推波助瀾功用,但卻是欲言又止,小心翼翼,摸著石子過河地逐步前進。」

  剛好胡先生引用到的歌詞,許冠傑的《浪子心聲》、羅文的《家變》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產的歌曲(《浪子心聲》收錄在1976年推出的《半斤八兩》專輯、《家變》則為1977年無線電視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曲。)

  當年香港正值發展,市民生活普遍簡單,接收資訊的渠道亦不如現代那麼多元化。簡單而趨向安定的生活,讓香港人對娛樂方面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要 求,葉紹德先生在《啼笑姻緣》中的「為怕哥你變o左心」一句掀起了廣東歌曲把口白、口語融入到歌詞當中,詞曲創作者也開始把很多社會價值觀放在歌曲裡面。 許冠傑的《半斤八兩》裡「半斤八兩做到隻積咁o既樣」等類近的歌詞,就把香港人「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下」的生活寫照唱出,沒錯,這絕對是俗,可是這是低 俗嗎?《家變》是電視劇主題曲,要配合劇集主題,再加上探討社會議題,絕對不是一般的「俗」。很多該年代有指標性的歌曲,其實包含了很多當年社會真正的核 心價值,就算是「俗」、是普通,但這絕對跟「低俗」扯不上關係。

  另外,雖然自己近年聽台灣歌曲較多,可是我對胡先生「西方流行文化多 元得多;俗也有;詩意也有;政治也有;哲理也有。台灣也是多元;無他台灣歌手和創作人也有文化教育水平高的;有自身性格和氣質的;寫詞風格也多樣」的言論 絕對不敢苟同。我不敢妄自猜度胡先生背後的意義,只是想說,按照胡先生對歌曲「俗」的定義來說,台灣也絕對有很多「俗」的歌曲,像江蕙的《家後》、蔡秋鳳 的《金包銀》等等都是談論人生的歌曲,若「變化原是永恆」是俗,那麼很多探討人生的歌曲都是俗。

  西方的歌經常探討「大愛」,在胡先生的 指標裡也可以算是「俗」,那麼Michael Jackson 與Lionel Richie 合唱的《We Are The World》也可以說是「俗」、John Lennon 的作品《Give Peace A Chance》也是「俗」。根本世界上有名的歌,值得打進「Hall of Fame」的歌曲裡,都有不少是探討人生、社會百態的歌曲,或許藝術成份不如什麼什麼名家的交響樂,可是音樂本是大同的語言,用它來說故事本來就是一種演 譯的方法,我是不明白為什麼胡先生可以把舊的廣東歌套進「俗」裡面,然後引伸至香港人的鑑賞能力很低的說法,或許香港人對於藝術成份較高的音樂的鑑賞能力 較低,可是我絕不認同透過把歌曲作「雅俗」分類去評定港人鑑賞藝術的能力。

Mathias Woo_2.jpg   

   距離第一篇Wall post六小時,胡先生發表了第二篇Wall post。又是劈頭一句已經把香港人判了死刑。香港人的「流行音樂知識」真的只是局限本地樂壇嗎?現在香港人接觸外地音樂的機會是史無前例的多,或許未必 每個聽外國音樂的人都會去接觸外國音樂的發展史,可是這樣就可以把話說死嗎?

  我同意香港的電視電台播放的音樂口味很窄,可是因為免費頻 道也要顧及收視率及廣告收益,播放主流音樂是無可厚非,倒是幾家電視台的收費頻道都有引入外國的MTV 頻道,甚至也有專門介紹國外流行音樂的節目,只是觀眾群較窄,加上是在收費電視頻道播放,並未能夠普及。相信假以時日,免費頻道增加的時候,情況會有所改 善,電台的情況亦然。

  至於說到教育,那更加是沒話可說,「香港人的基礎音樂教育也只著重音樂樂器考試」之說是絕對令人無言,對音樂有興 趣的人自然會在基礎之外多接觸它,反之亦然,難道要把香港的學生從小以藝術工作者為目標去培養嗎?強推藝術教育與強推國民教育是一樣荒謬,老實說,藝術或 是音樂是可以提高人的修養,可是從整個城市著手,建立起一個讓小朋友自主地接觸音樂的氛圍,不就是最佳的方法嗎?現階段沒有這種氛圍,對音樂沒太大興趣的 港人,加上教育制度對音樂不夠重視,當然也只有在學校課堂上才有接觸音樂教育的機會,那考試是香港教育的一部份,其實有什麼問題呢?對音樂感興趣的香港人 來說,興趣絕對凌駕於考試之上,何必要用考試作為一個分水嶺呢?對音樂不感興趣其實不是罪喔…

  另外,誠如黃霑博士在論文中提及,其實 九十年代到現在,香港的流行音樂都摻雜了不少外地音樂的元素,只是未能好好消化箇中的養份、繼而與本地音樂融合,才做成兩邊不討好的窘局,慢慢的本土元素 加上商業因素,把這些其他的音樂成份都蓋過了,弄致了現在沒有太多歌曲可以傳唱多年,這才是本地流行音樂最可惜的地方…

Mathias Woo_3.jpg   

  聊到樂隊就不是我的強項了。我只能說以當年媒體的數量、形式來說,只專注介紹主流音樂或樂團實在是怪不得別人。尤其是非主流的音樂,要讓更多人聽到,很可能只有靠口碑,太過曲高和寡會讓自家的音樂變得小眾,就算那些音樂講的是大熱的社會議題…

   現在有了互聯網,媒體不再局限於報章雜誌、電視電台等傳統媒體,網上的媒體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獨立音樂人也多了發佈作品的平台,就算未能在傳統媒上發佈 或演出,Youtube、網上電台、娛樂網站等等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平台,讓網絡使用者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這些探討社會現象的獨立音樂,好像 香港的My Little Airport就是其中的代表。

 Mathias Woo_4.jpg  

   發佈此感想之前,又看到了胡先生發表了新的wall post。「嗯…」,對號入座坦白說也是言論自由的一部份。只是閣下在「低俗」與「俗」之間含糊其詞,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實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大不 了,反正我覺得理性的討論就是對事不對人,不人身攻擊,人家如何攻擊自己的論點,只要不是離開事件本身轉而攻擊人的話,我覺得都是合理的。

   或許我對「低俗」跟「俗」的定義與胡先生不同吧,我倒是認為七八十年代的「通俗」是粵語流行歌曲發展的一個里程。當然沒有一個人可以扼殺「俗」與「高 深」的發展,不過有時候「高深」的創作者會埋怨別人看不懂/聽不懂,那到底是作品是真的太過高深讓人不明所以,還是「假高深」故弄玄虛,讓人霧裡看花其實 只是虛有其表?當然創作者有創作的自由,可是倘若真的有埋怨的一天,其實創作者應該去想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如何在曲高和寡、孤芳自賞與雅俗共賞裡找到一 個平衡。


我看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

   其實下了這個標題以後我也有點後悔了,因為自己不是專家,懂得只會那麼一點點,就只會像蠻牛一樣一股作氣把心裡所想的寫出來。坦白說,我對現時的本地樂 壇是很失望的,尤其是新生代的歌手,二線歌手上位只是時間問題,只要繼續交出有水準的作品,不難有成為一線的機會。倒是新生代的歌手,作品不是俗與不俗的 問題,而是耐聽程度不足的問題,流行歌曲變成流行後就被人遺忘,這才是最值得本地音樂人深思的問題。

  當然每個音樂人製作音樂時付出的都 是百分之一百的心力,可是有時候礎於唱片公司的發展方向、盈利、電視台的收視、獎項等等,尤以獎項來說,不同音樂取悅不同機構的頒獎典禮,讓本地流行音樂 失去了個性,有口碑的音未必能獲獎及銷量去支持後續的發展,很多時歌手、音樂人嘴裡說著不在乎獎項,或許他們真的是不在乎,可是唱片公司就最在乎,沒獎沒 銷量就很難有下一張的專輯,音樂人的稜角也慢慢的被磨平,最終只會像機器般每年弄出沒有個性又沒有風格但大眾化的音樂,這才是最可悲的。

  如果照字面解釋,「俗」即平凡普通的意思,那麼現在的香港樂壇真的是很「俗」,卻又不到「低俗」,只是太過普通讓聽的人失去興趣、聽的人失去興趣讓寫歌的人意興闌珊,形成了一個可悲的循環,比起只談俗與高級的話題來說,我認為這才是本地音樂人更需要關注的事實。

再次利益伸報

   自己不是音樂方面的專家,只是對近年香港流行音樂文化有點感想、也有點感慨,才隨便花一點時間去聊一下,我知道這次的感想可能太長了,如果有願意把本篇 看完的朋友,看完後有什麼話想說的,請不要客氣在這裡聊一下,批評指教無任歡迎,只是不要批評我「樣衰」就可以了(笑)。

  另外,小弟對胡先生雖然留下了一個不好的既有印象,可是我絕對不可能、也不夠資格去質疑他在其他文化範疇、戲劇所作出的貢獻,希望有公職在身的胡先生,能夠為香港日後成為文化之都繼續努力吧。

arrow
arrow

    Matth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